社会实践是职业院校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增强学生对社会活动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知识转换能力,同时也是贯彻职业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根据我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本学期校历安排,现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容可以是家乡教育现状及经济建设情况调研、高职院校生源问题调研、大学生服务社区的调查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电子商务发展前景调查、招生社会实践、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及其它社会热点问题调查分析等。各系部可结合系部专业特色,提供选题范围,供学生参考。
1.各系部根据学院整体工作安排,对本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做出具体实施方案,并统一组织安排落实。
2.各系部要召开专题会议,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动员和任务部署,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具体要求,并进行学生安全意识教育。
3.学生社会实践结束后,请系部以班为单位将学生的《社会实践登记表》及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等资料收齐完整。各班辅导员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材料进行评定并给出成绩,提交系部审核,系教务秘书以系为单位将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进行整理,并提交一份至学工处、教务处备案。
1.每位学生必须按时参加社会实践,不参加者或成绩不合格者将不能获得相应的实践教学学分,不能如期毕业,该门课程不得免修和补考。
2.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应明确社会调查选题,列出调查计划书,包括调查对象、方法、内容及时间安排等(具体见附件),作好调查笔记及每个阶段完成情况并详细记录。
3.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结束后,要根据实践内容写出社会调查报告、项目成果报告或工作体会及总结等。
4.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团队的形式进行。
5.以小组为单位(2—5人)进行社会实践的,要明确小组成员分工。实践结束后,每人须提交一份实践报告。
1.学生社会实践考核内容分为两项:社会实践期间表现+调查报告(项目报告、总结体会等)。
优秀(85—100分):全面完成社会实践的各项工作。实践计划合理、实践记录完整详细;调查报告语言简练、叙述清晰明了;数据资料翔实可靠,结论有理有据;参加社会实践的单位评定及公章等资料完备、评价好;
良好(75—84分):能够完成社会实践各项工作。实践计划较为合理、实践记录较完整;调查报告语言表述比较准确;数据资料比较可靠,结论有一定说服力;参加社会实践的单位评定较好。
及格(60—74分):基本完成社会实践的各项工作;实践计划基本合理、实践记录基本完整;调查报告语言较通顺;叙述基本清楚;参加社会实践的单位评定合格。
(3)调查报告(项目报告或工作体会总结等)存在明显的观点错误或基本理论错误,数据不正确或伪造,逻辑混乱,结构不完整,格式不规范,文字达不到写作基本要求;
(4)调查报告(项目报告或工作体会总结等)属于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