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一带一路”有关国家语言专业介绍研讨会参会心得

发布日期:2018-06-10     点击量:

2018年6月7日至10日,受学校的派遣,我作为德语专业负责人参加了“一带一路”有关国家语言专业介绍研讨会。这次会议旨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高职高专院校,小语种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从而使“一带一路”有关国家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规范化,紧扣时代和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此次参会的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45所高校,120余名参会代表。

会议的议程共计2天,6月8号是研讨会开幕式。在开幕式中,教指委主任委员刁振东教授先做了“教指委工作任务及目标与专业教学标准的指定工作安排”的主题发言。明确了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的工作和任务安排,同时也提出期望,希望参会代表积极发言,对相关的语言了专业的统一的教学标准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他表示教指委也会尽全力为大家争取更多资源和更好的政策支持。

上午的会议中,分委会主任委员江峰教授,做了外语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主题发言。和各校的参会代表,分享了江西外语外贸学校的外语办学经验。分委会副主任委员李太生教授做了“一带一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的主题发言。他在讲话中和我们详细讲解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们小语种专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要用国际化联合办学来实现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构建校企“双主体”共同建立涉外人才培养的模式;同时积极推进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他也提出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国际化师资的培养。

最后我们也参观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了解这所全国示范院校的建校方法,校园文化风采。参观了该学院东兴中越贸易区的校外实训基地。这次会议的收获无疑是非常多的,对此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下:

首先,对于我个人而言,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出去学习和外校的老师专家交流,我觉得自己有了更加开阔的眼界。虽然我们和上海,重庆的优秀院校之间的确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但是这更加坚信了我自己要努力把湖外德语专业建设好的决心的目标。无论是从人才培养,教材选择,国际合作,校企共建方面我都学到了很多。

其次对于德语专业建设方面的收获。专业建设不能够闭门造车,坐井观天。而是要走出去和其他的比我们做得好,特别是那些和我们的而发展情况又比较相似的院校学习他们的教学和专业建设的经验。我们有很多地方是相似的,德语专业的生源情况是一个既定的情况。这次会议大家也有在讨论到,应用德语专业的培养究竟是,职业+德语——把德语作为一个语言工具,从属成分融入到其他的实体工作中去,还是德语+职业——在掌握好德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加以例如,旅游商贸,文秘电商等职业技能知识。除了主题性的讨论之外,我也提出了要积极参与到专业人才建设标准建设的愿望,并且将我们学校德语专业的情况,特色,成果以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德语小组讨论的代表做了介绍。对于德语专业建设,我也慢慢有了自己的设想和规划:分析区域和行业中德语职业的需求情况——从中提取出德语专业的核心能力,到底是德语商务还是德语导游能力——语言能力和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校内的课堂教授,但是学生的实践技能是一定要去企业一线,或者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讲学,亦或者是排专业教师去企业实践学习,再把第一手的企业知识,带回课堂。——下一步就是建立一部分应用德语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直接对接工作岗位。——开拓国际合作,至少要让湖外和国外的学校建立校际合作,要迈开第一步。

最会是对于湖外办学的一部分经验,在了解南宁职业学院办学的一些信息后有几点我们也在努力推进的加强的,比如说通过明星就业学生来宣传学校的办学,就业优势和成功之处;建立和完善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使学校往规模发展和内涵发展这条路上,不断前进。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清楚,优质,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推广。南宁职院的校园文化有一个漂亮的名字“金葵花”(取名与校园内种植的一片葵花)——向日葵向阳而生,这代表着一种向上的力量和态度,而且是自发的,主动的向上追求的热情。校园的校车车队是由学生自行组织的,叫做金葵花车队;每年对于优秀的南职学子会有金葵花奖项的评比和表彰......全校师生共同建设和维护这个“金葵花”的文化形象,并不断深化金葵花的文化内涵。而一个学校有了共同信仰的文化,才算是真正有了生命的灵魂。或许哪天我们我们湖外也会有属于我们的文化ICON,比如芙蓉文化。

德语专业负责人:毛先勇

学院地址:长沙市望城区丁字湾街道京阳大道

招生电话:0731-88164788

版权所有: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西方语言学院

备案: 湘教QS4_201211_010007 湘ICP备 10000747号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240号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