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
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
本预案适用于校内发生的事故灾难性事件的应急处理。
本预案所指事故灾难性事件,主要指学校发生的火灾、房屋倒塌等各类重大安全事故,校园重大交通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供油等事故,核辐射事故、化学危险品等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学校所属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
二、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等级确认与划分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我校实际情况,将事故灾难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分为1级一Ⅳ级。
1.特别重大事件(1级):学校所在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害,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2.重大事件(Ⅱ级):学校所在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3.较大事件(Ⅲ级):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害,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4.一般事件(Ⅳ级):对师生员工个体造成损害,对学校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故灾害。
三、应急处置措施
(一)火灾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突发火灾事故,保卫处接到报警后,应迅速报告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应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全力组织人员疏散和自救工作,同时,要在第一时间内向公安消防119指挥中心报警。
2.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相关技术人员赶赴现场,扑灭早期起火;采取诸如切断电源、气源,抢救危险品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
3.拨打“119”报警时,要讲清位置、着火现场情况,现场有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品时,要着重说明,报警后要派人引导消防、公安人员进入现场;指挥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消防队员赶到现场后,主动提供有关信息,配合消防队员组织救人和灭火抢险工作。
4.校医院立即赶到现场抢救伤病人员并妥善安置,必要时拨打120请求社会医疗机构救援。
5.治安保卫组立即封锁现场各通道,加强警卫和巡逻,维护秩序,指挥引导人员疏散;转移重要财物,确保人员、财产的安全。
6.后勤保障组确保供电、供水需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事故单位负责清点人员,事故中受伤人员要及时抢救。
7.疏散出来的物资应派人看护。凡是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均应谨慎处置,切实保证安全。
8.信息联络与宣传组应立即通过各种方式发布公告,提醒师生员工不要接近事故现场;同时控制好校内舆论,并做好舆论引导。
9.解决好受灾人员的安居问题。
10.事故处理后,指挥部应成立调查组,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检查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必要时可请公安部门介入。
(二)房屋、围墙、厕所倒塌等建筑物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发生房屋、围墙、厕所倒塌等建筑物安全事故,指挥部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在第一时间赶赴一线,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向省高教工委、教育厅、公安、消防等部门报告,请求援助。
2.迅速采取诸如切断煤气、电源等有效措施,并密切关注连 车带建筑物的安全状况消除继发性危险。
3.及时组织解救受困人员,抢救伤病人员。
(三)校园水面冰面溺水事故处理办法
1.指挥部办公室应对校内水面进行普查和登记,并事先落实组建救援部门,配备专用救援设备,并进行训练和紧急救援演练;在校内水面附近醒目矗立提醒注意安全的标志,并留下紧急救援电话
2.学校发生水面冰面溺水事故,救援部门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校医院医生要立即赶赴现场救护。
3.指挥部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亲临指挥,组织人员将溺水者营救出水,视情况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进行落水人员防冻伤等应急抢救处置。
4.对于冰面溺水事故,要科学处理,有组织地救助,避免因冰面大面积塌陷造成继发性伤亡。
(四)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处理办法
1.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及时排查拥挤踩踏事故隐患,坚决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学校楼梯间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后,指挥部要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情况严重的要立即向省高教工委、教育厅和公安部门报告,并请求援助。
3.指挥部和有关院系的负责同志,在第一时间亲临第一线指挥,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控制局势,制止拥挤,做好人员疏导疏散工作;组织人员对受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止血等应急抢救处置,尽快将伤病员送往医院抢救,妥善安置伤病员,必要时请求政府支援帮助。
4.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及时向师生和亲属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师生和亲属情绪稳定。
(五)校园爆炸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发生爆炸事故后,指挥部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在省厅报告的同时,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
2.指挥部要在爆炸现场及时设置隔离带,封锁和保护现场,疏散人员,控制好现场的治安事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检查并消除继发性危险,防止次生事故发生,切实保护好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3.如果发现肇事者或直接责任者,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4.认真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做好搜寻物证、排除险情继发性爆炸等工作。
(六)突发危险品污染事故的处理办法
1.指挥部办公室应根据各类危险品的特性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
2.因意外因素引起危险物品泄漏,或因违反有关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灾难的,所在院系、部门应及时向指挥部或校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同时设置污染区。
3.指挥部接报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携带必要的采样分析仪器赴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检验,迅速查明危险品类型,确定主要污染物质、产生的危害程度或可能造成的危害;难以辨别或情况严重时,要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请求援助。
4.初步查明情况后,要迅速制订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并立即组织人员实施。
5.对有明确污染源的应立即控制污染物排放;对于化学危险品污染事故,程度轻微的,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处理,情况严重的,要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由政府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6.对发生有毒物质污染可能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指挥部应立即采取相应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必要时应疏散或组织师生撤离,并及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
7.危险或危害排除后,指挥部应做好善后工作,妥善处理环境污染事故。
8.指挥部应在1小时内向政府环保部门报告。
(七)校园恶性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1.校园发生恶性交通事故,遇有学生、教工死亡、受伤等情况,指挥部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并立即向公安交警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2.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寻找证人。
3.指挥部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及时查明事故情况;涉及外籍师生的,要尽快按规定报告各级外事部门。
(八)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举办的各类大型文体活动,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专项安全保卫方案,落实安全保卫措施。
2.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指挥部和有关部门领导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指挥抢救,遇有学生,教工死亡,受伤等情况,立即组织医院进行伤病员抢救工作。
3.活动组织者和安全工作负责人要稳定现场秩序,根据室内、室外不同情况组织师生有序疏散逃生,担负起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的责任,尽力避免继发性灾害。
4.指挥部和有关部门领导要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组织疏导、抢救伤病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和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积极争取支援帮助,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九)外出组织实习、参观、考察等活动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指挥部办公室应针对外出组织实习、参观、考察等活动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配备必要的应急工具和设施;
2.各组织外出单位应完善通信体系,外出团队出发前应给所在单位留下完备的联系方式,做好与所在单位的定期通讯联络工作,并定期清点人员,及时沟通信息。
3.事件发生时,外出团队应及时向学校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所在单位报告,同时积极开展必要的救助和自救工作。
4.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首先判断事件的性质,权衡事件的轻重,统一认识,统一指挥,协调好学校和事故一线两部分工作,积极开展救助。
5.积极争取事故发生地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援帮助。
(十)突发后勤安全保障事件的处理办法
1.后勤各部门要做好食堂、学生宿舍、教室、幼儿园等重点场所,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和通讯保障部门的突发事件预防工作,做到“勤检查、勤维护”,对重点场所和关键部位要加强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种服务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一旦发生大规模漏水、大范围停电、燃气泄漏、锅炉爆炸等恶性后勤保障事故时,后勤有关部门应立即将情况上报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指挥事故处理或救援工作,进行抢修和抢救,控制事态,必要时请求政府有关专业部门援助,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3.食堂、餐厅等饮食供应部门,以及蓄水池、供水塔等二次供水部位必须有完备的安全保护设施,一旦发生污染事件要立即停止使用,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并联系政府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疫、化验和排污处理。
4.对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指挥部应立即组织校医院工作人员到现场待命发现煤气泄漏,应果断关掉明火和总气阀,并打开门窗通风。
5.对可能或已经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治安保卫组应立即封锁事故现场,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6.信息联络与宣传组立即通过各种方式发布公告,提醒师生员工注意安全,不要接近事故现场,对大面积停电等不会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也要及时发布告示安抚人心。
7.事故处理后,要尽快调查事故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对事故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十一)突发放射源事件的处置
1.对突发放射源事故,各单位要坚持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和加强相应的监测、应急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有效控制。
2.各院系、单位有具体领导人负责本单位放射工作的防护与安全管理,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放射源管理工作,要不断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贮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依靠科学,加强科研指导,规范业务操作,实现应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3.发现放射源事故的个人和单位,应立即汇报学校实验室管理与装备处、校保卫处或指挥部,并保护好现场,不得瞒报、拖延不报或谎报。有关单位应迅速确定放射源的种类、活度和出厂日期。学校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向环保部门报告。出现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立即报告公安部门:出现放射源泄漏等可能造成人员受超剂量照射的情况,立即报告卫生部门并将受照人员送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事故发生单位在12小时内填写《放射源事故报告表》。
4.放射源事故发生后,放射源使用、管理人员和单位要及时总结事故发生原因,其他单位要引以为戒,指挥部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十二)学校所属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所属企事业单位根据具体生产工作情况,制定本单位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并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2.如发生突发安全事故,应本着控制事态发展、积极治病救人、努力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认真做好善后工作,保持稳定的原则处理所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3.发生事故单位应及时向指挥部或学校有关部门报告,指挥部和有关部门领导要亲临现场组织救援。
(十三)校园周边突发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指挥部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演化和扩大。
2.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引导师生情绪,稳定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十四)突发事故处理中的其他有关注意事项
1.发生灾难事故,指挥部要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引导师生员工情绪,稳定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2.本着外事无小事的原则,凡是在事故灾难中涉及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的,应及时向政府外事部门报告。
3.凡是发生人员伤亡的,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积极抢救伤病员,减少人员伤亡。
4.所有灾难事故发生后,指挥部都要考虑可能引发继发性伤害问题,都要妥善处置不要激化矛盾,防止事态扩大和演化。
5.凡是需要对建筑物采取断水、断电等应急处理措施的,要认真权衡利弊,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受灾受困人员照明、饮水需要和因为跑水漏电可能引发继发性灾害的矛盾。
四、善后与恢复
1.一旦切直接的应急任务和生命救护活动结束,应立即设立恢复中心,工作重点也应马上从应急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及时开展补救工作,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1)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在事故中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补偿或赔偿,校领导或有关部门领导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2)及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校园秩序,疏导师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3)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补救、防范,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4)总结经验教训。要引以为鉴,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因玩忽职守、渎职等原因导致事故发生,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5)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做好事故案件侦破调查工作。
2.事件结束后,应加强有关预防措施。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校内安全保卫和各项设施的安全检查,杜绝安全隐患;对学校危房及其改造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控;关注校园周边安全状况,及时向政府反映存在的隐患,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治;加强学生日常防灾、避灾知识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