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潘普洛纳是个安静的小城.
09级西一班龚臻妮
我清楚地记得到达潘普洛纳是个周末,找好住的房子之后,虽然不认识路,但也带着地图想要四处逛逛, 看看将要过上小半年生活的地方. 之前西语老师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也提到过西班牙的作息时间跟中国很不一样,自己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差别很大.在国内,感觉好像除了过春节以外, 无论白天什么时候,街上的商店总是开着的,也会有很多人,尤其是到了周末,人会更多.可是在潘普洛纳的第一个周末那种冷冷清清的感觉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除了酒吧和餐厅,几乎所有的商店都关着门,就连超市也不开,街上偶尔有一两位老人蹒跚走过.虽然是夏末,天气还很热,可是没有人的干净街道总让我觉得冷冰冰的,初来的陌生感, 一时不适应的茫然,还有找不到归属的心理,让人格外的想家.后来走着走着走到城堡广场,那天天气很好,很多爸爸妈妈带着小孩在广场上晒太阳,广场周围也坐了很多喝下午茶的人,跟之前冷清的街道截然不同.说起来西班牙人好像特别能侃,有时候两个熟人在街上碰到了,可以站着一直说一直说.
第一次上课也印象特别深刻,对国外的课堂我觉得很好奇.因为初到西班牙, 帮助我们选课的老师说让我们先去试听各门课,然后根据时间和自己所能理解的程度来选择想要修的课程.开始的一两个星期我们就游走在各个教室里“混课听”.第一堂课听的是现代史.一堂课下来人都是懵的,只听懂了从老师嘴里蹦出来的时间名词和地理名词,最多偶尔听到一段老师说得特别慢的,也只是半懂.西班牙的书都特别贵,不像我们国内学生人手很多本教材﹑参考书什么的,现代史那个老师上课就对着她那本厚厚的书念着,时不时的就停下来讲评,然后当地学生就在那儿写笔记.看着他们奋笔疾书的那个样子,我当时坐在那儿傻愣似的特别格格不入.最开始试听课其实挺难熬的,很多课的老师说话都很快,我们没有教材,就算是在电子词典里面找听不懂的单词还是跟不上,顿时觉得自己词汇量真是没有早扩大到个几千几千个.有时候听了半节课觉得还是没懂多少,就开始开小差观察起周围的那些西班牙的学生.一眼放去,奋笔疾书的,努力思考的,谈天说地的,干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上课睡觉的.记得有一次试听经济课,我们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我旁边那位姑娘听课听到十五分钟就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开始打盹儿,于是她旁边的那个西班牙小伙儿还挺热心的,推醒她说,“chica, chica, no duermes.(姑娘, 不要睡觉啊)”.
在pamplona其实有很多很多的中国人,大多都是江浙一带温州那边过来这边经商的,有开百元店的,开餐馆的,开服装店的,开酒吧的... 有些人很好,有些人不会很热情. 最初碰到的时候都会聊聊天.很多人听到说,我们只在西班牙逗留一个学期, 都摇着头表示一脸遗憾.
通过学校举办的交换生活动我们也认识了很多从别的国家交换来的交换生.偶尔也会一起玩,会一起切磋厨艺,小小展示下我们做的”东方美食”.也会一起去酒吧跳舞.学西语的学生都知道,西班牙的年轻人晚上都特别爱到酒吧里喝两杯,跳跳舞什么的.其实不止是年轻人, 各种大叔,刚下班西装都还没换的白领,第二天没课的大学生,(其实也分不清到底是大学生还是高中生) 都喜欢到酒吧里转转.有时候酒吧里人太多了, 很多人就端着一杯啤酒, 或者一高脚杯vino, 站在街边,或者席地而坐,一边海阔天空的谈天说地,一边喝着酒.偶尔有球赛的时候,那时候酒吧就完全爆满,球赛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有很多人占好位置观看酒吧里的电视或者大屏幕,气氛格外热闹.
有时候觉得现在中国发展这么快,还是有很多人不很了解中国,存在很多误解.就好像有一次我们在语言中心玩过一次游戏,用一个指定的字母开头,想一些有关国家,食物, 衣服等的西语单词.做到以T开头的时候,有俩外国学生一张口说国家就说,Taiwan.这把我们一群中国学生惹火了,一个劲儿的解释台湾是属于中国的,最无奈的是最后不了了之.后来回家仔细想我们也是太冲动了,毕竟人家怎么想是人家的权利.再有一次另外一堂课上不知道怎么回事老师说起了小悦悦的事儿,说小女孩出车祸了没有人上前帮忙,“¡qué interesante!”当时所有中国学生又羞愧又不知道如何去跟老师解释中国的社会现实,说出来她们肯定无法理解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后来我们在法国旅游的时候看到前边儿一个走路颤巍巍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