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涵义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其中,“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
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
书法的起源
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类文字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非现人能识别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绍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半坡彩陶,已出现图案和简单的刻划符号
接着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这使得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书法演变的历程
书法的演变一般是指书法字体的演变。一般说来魏晋时期既是书体的终结期,又是书法技法的集成大期。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商周、春秋还有汉代的简帛朱墨手迹,唐楷的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的碑帖之争等书法演进。
书法艺术传千古,
笔墨之间见精神。
中国书法独冠于世,
傲视苍穹,纵观世界文化艺坛,
中国书法
作为中国所独有的艺术形态呈现,悠悠历史,
风雨几千年的更新衍变,
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精粹,
它不仅是中国的艺术,
更是人类精神世界上
不可或缺的瑰宝。
让我们携手,共同书写文化传承的精彩篇章。
小图为大家准备了中国书法有关书籍,同学们可以自行借阅哦!
索书号:J292-09/7
馆藏地:工具书阅览室303室05架05列B面05层
索书号:J292.1/15
馆藏地:工具书阅览室303室05架05列B面06层
索书号:J292.11/53
馆藏地:工具书阅览室303室05架07列B面01层
索书号:A841.4/4
馆藏地:基本书库(二)101室02架01列B面0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