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由来及历史
国画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或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
从美术史的角度,民国以前的国画统称为古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中国画。
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最早的画是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战国时期,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即帛画。
我国素有“书画同源”之说,中国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风格。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批,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
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国画的发展越发繁荣,后来继续演变发展并形成了诸多流派,国画的流派包括黄派、徐派、吴门画派、北方山水画派、南方山水画派、常州画派、松江派、浙派、以及湖州竹派、米派、黄山派、虞山派、江西派、岭南派等。
无论是“以书入画”“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笔、墨用法技艺,还是传统书画的“写意”性以及“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笔、墨、纸、砚”是最基本的工具和材料,“诗、书、画、印”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和绘画中的形式美、意境美。而绘画里的非遗性则体现在书法、篆刻、毛笔、徽墨、宣纸、颜料等方面,相辅相成、历史悠久,闪耀着文化的光芒。
小图为大家准备了中国画有关书籍,同学们可以自行借阅哦!
索书号:J222.76/3
馆藏地:工具书阅览室303室04架06列A面05层
索书号:J212.05/34
馆藏地:工具书阅览室303室02架02列B面03层
索书号:J212.26/10
馆藏地:工具书阅览室303室02架04列B面03层
索书号:J222.7/57
馆藏地:工具书阅览室303室04架06列A面04层
索书号:K825.72/47
馆藏地:中文社科类图书阅览室(二)202室23架05列A面04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