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员活动 -> 正文

赤耀湖湘 || 红色经典书籍推荐《回延安》

发布日期:2022-12-09  来源:   点击量:

红色经典书籍推荐

 《回延安》

延安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  ,是中国共产党忘我的大无畏精神。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故名——延安精神。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是延安精神的代名词。

众所周知,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

书籍介绍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贺敬之

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台儿庄人)人。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入党。1939年在四川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开始发表作品。

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和戏剧家协会理事、文化部副部长、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等职务,建国后,写了《回延安》、《放声歌唱》、《三门峡歌》、《十月颂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等有名的诗篇。诗集有《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内容介绍

 

《回延安》的主要内容是抒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时的喜悦之情,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和建国后的巨大变化。采用陕北信天游形式,语言质朴,感情热烈,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经典朗诵

91岁老艺术家田华在致敬祖国建国七十周年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七十七周年暨《黄河大合唱》80周年音乐会上朗诵《回延安》,以其感情真挚的朗诵,纷纷打动了现场无数观众。

原文摘录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