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心理健康 -> 正文

星光艺语Ⅱ(第十五期)—— 互补性

发布日期:2022-09-17  来源:   点击量:

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似性特征的人会产生吸引,但我们也听过“相异而相吸”的交往,这种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人却在社交活动中相互吸引即为人际吸引中的互补性。

罗伯特·温奇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对已婚和已经订婚的若干对伴侣的个性特征作了详尽的研究后发现,在某些条件下存在着互补吸引,也就是说,人们往往选择那些能够补充自己人格的人。例如,支配型的男性和服从型的女性能相处得很好,爱唠叨的女子也许会嫁给一个少言寡语的男子而生活得很安宁。在某些人格范围内,相反的品质会使人们更加喜欢。一般来说,相似性在人际吸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当交往双方的角色、需要不同时,交往者对对方的期望也就不同,这时,人们倾向于寻找那些行为与自己能够互补的人,从而满足相互的需要。

这种互补能够使双方的关系更为协调,引起双方的喜欢。在感情深厚的朋友之间,特别是在异性朋友或夫妻之间,互补性能够增进人际吸引的作用更为显著。

文兵和兰希就是一对互补型恋人。

兰希在日记中写道:我平时做事很拖沓,而他是一个办事利索的人,比如收拾屋子,他三五下就能把屋子收拾好,这让我省了许多精力。

我遇事比较优柔寡断,而他却是当机立断。所以一碰到需要作决定的事,我就把难题扔给他,他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一个最优秀的选择。我经常丢三落四,而他却很细心,经常提醒我拿这个拿那个,要是没有他,我的生活肯定一团糟。

我很感性,做任何事情容易感情用事,而他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有了他,才让我少作了很多错误的决定。他性格有点急躁,而我性格随和,所以每次出现矛盾都是我先向他道歉,我们冷战一般不会持续多久就会被我的温柔融化掉。他很固执,我却善于迁就。我不会去和他争他爱看的球赛和新闻节目,不会因为两个人意见相左而彼此不让步,我的迁就让我们的爱情少了许多纠纷。我欣赏他身上我没有的东西,他也喜欢我身上他欠缺的东西,我们和睦相处,过得很幸福。

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这一原理源自于心理依赖性和自我完善的愿望——交往双方都具有异于对方的长处,才能产生对对方期待的心理,而期待是被吸引的直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