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发布日期:2021-12-16 来源:
点击量:
作者: jiaoyuyishu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16 8:40:42
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等消极的与不良的心理,这些都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
1. 适应障碍即面对明显的生活和环境变化,产生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焦虑不安、神经过敏、轻度抑郁、自责无助、长伴失眠。2. 社交恐惧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即在社交场合害羞、局促不安,害怕被审视,不敢演讲,回避社交,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社会隔离。3. 焦虑障碍经常或持续出现过度焦虑,精神上过度担心、惶恐不安、坐立不安、头痛、心慌气短、腹泻、尿频等。4. 抑郁障碍无明显原因的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易疲劳、自卑、悲观厌世,常有“无用、无助、无望”感,伴有脑力下降、活动少、食欲差、失眠等表现,严重者会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5. 进食障碍主要包括两类。厌食症患者总觉得自己太胖害怕发胖,通过节食、服用减肥药等,有意造成并维持低体重,可有明显消瘦、发育延迟和内分泌紊乱;贪食症患者则表现为反复发作、冲动性暴食。6. 强迫症:控制不住地出现一种想法、冲动,如总是怕脏,反复洗手;总担心安全,反复检查门锁门窗,反复回忆。
1. 向老师、同学、朋友寻求帮助。2. 规律作息除了保证身体健康外,对心理和大脑健康也十分重要,建议早睡早起,每日保证7到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3. 远离烟酒,长时间吸烟或饮酒对情绪有破坏作用,严重时会形成烟瘾或酒瘾,正常的脑功能也会受到破坏。4. 培养兴趣爱好可以拓宽生活的宽度也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帮助我们表达自我。5. 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试着探索适合自己的良性减压方法,帮助我们缓冲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弹性力。6.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促进自身健康。
Q:为什么每次有重要作业或者考试,我就会很纠结,一方面想要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又总会拖延,心里虽自责,但就是不想去做?
A:拖延其实是一种回避行为,它会让我们暂时不用去面对困难或烦恼的事情,减轻焦虑。但是长远来看,会损伤我们的效能感,强化内疚、自责、焦虑和无力感。被拖延的任务往往是那种大而复杂的,很难一做就成,需要耐受不确定性,并且忍受一时的挫败感。而对有些人来说,做好一件事情,是自尊和价值感的唯一来源,所以他们很恐惧“做不好”,那将是对他们整个人的否定。于是,他们很难忍受挫败感,甚至是挫败的可能性,一旦不顺利或者没有正性的反馈,便会回避拖延。
Q:为什么每当别人向我提一些要求,即便我不想做,但仍然无法拒绝?
A: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被过度的强调服从。可能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想保持关系和谐,避免冲突,就尽量顺从,满足别人的期待,忽略自己。也许我们曾经反抗过,但发现对方不能理解和体谅,反抗之后更难受,修补关系更累心,于是便不敢再生事端。随着心智的成熟和发展,在新的关系中,我们才可以学着用新的反应来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