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iaoyuyishu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0 18:19:41
周恩来:
1、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教育理论家。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先后担任政务院总理、国务院总理长达26年。周恩来十分关心和重视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领导人。
2、周恩来,毕业于南开大学,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周恩来历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国军政治部驻渝办事处主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等职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周恩来的一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湘赣革命根据地熊熊燃起。在南昌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徐志摩

徐志摩:
1、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2、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Internalrhythm)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澈底的‘音乐化’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诗刊放假》。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戴望舒

戴望舒:
1、戴望舒(原名:戴梦鸥,1905年-1950年2月28日),名承,字朝安,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
2、戴望舒的诗继承和发展了后期新月派、20世纪20年代末象征诗派的诗风,开启了现代诗派的时代,因此被视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他也因为诗作《雨巷》一度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