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动态 -> 正文

寒露||草木染露 月盈人满

发布日期:2022-10-08  来源:   点击量:

寒露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  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

寒露 三候

鸿雁来宾

从白露到寒露,大雁先后飞往南方过冬。“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相较白露节气,寒露时南迁的鸿雁相对较晚。按照“先到为主,后至为宾”的说法,晚到的大雁便被当作“宾客”对待。

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古人发现此时鸟雀难觅踪影,海边却恰巧出现了大量的蛤,其颜色、条纹与雀鸟十分相似,便误以为这是雀鸟飞入大海后变成了蛤螂,实则是古人对飞物化为潜物的生命轮回的美好期盼。

菊有黄华

寒露时节,草木零落,百花凋零,耐寒的菊花却迎着秋风傲然盛放。山间野菊也悄然绽放,漫山遍野的菊黄,秋风中弥漫着清香,为萧索的秋日增了颜色,添了芬芳。

寒露 习俗

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风俗。

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 养生

晨练要适时

寒露时节,除了降温,又逢大雾天气,此时不加以保护,不仅会诱发咳嗽等一些呼吸道疾病,还非常容易落下病根,导致来年复发。

雾气持续不散,会加重循环系统的负担。过了寒露,秋冬早晨雾气寒冷浓重,过量吸入会对肺造成很大的损伤,有晨练习惯,最好等雾气散去再锻炼。

“身”藏不露

民间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的养生保健谚语。寒露时节,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天气由凉转冷,入夜更是寒气袭人。

寒露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

扫除emo情绪

入秋之后,日照减少,风起叶落,身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常会勾起凄凉之感,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因此,在深秋时节,人们需保持良好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因势利导,培养乐观豁达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