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广大学生的自救互救意识以及掌握最基础的急救知识和技能,11月5日上午8:30,望城区红十字会在我校开展心肺复苏培训,此次共有7名教师以及众多学生参与。该培训是为大力弘扬挽救生命,刻不容缓的职业教育精神,从而提高学生们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安全意识,减少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而举行。
心肺复苏
知识讲解、实践操作
此次培训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首先是红十字会的老师介绍心肺复苏的目的和意义。具体讲述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老师和志愿者们利用模型人进行逐一讲解和演示并分组进行“实战”训练。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实践操做水平,老师和志愿者们在旁边进一步规范步骤和手法。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兴致勃勃,操作神情专注,切身体验和实践了心肺复苏救援的全过程。
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收获颇多,不仅学会了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还有了感悟深刻。21级护理7班向燕林同学说:“通过这次培训使自己熟知并规范了抢救流程,还使我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让我受益匪浅,同时这也是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心肺复苏小知识
目前我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正逐年攀升,心肺复苏(CPR)是急诊急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对于重症患者的急救,它直接影响到整个救治工作的成败。
有研究表明:当人体发生心脏骤停后,全身血液供应中断,数秒钟内患者出现意识丧失,60秒钟就呼吸停止,如未进行任何的有效抢救,患者4分钟后会出现脑细胞死亡,超过10分钟被抢救存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被称为“黄金4分钟”。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在黄金4~6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术可为抢救赢得时间,挽救脑细胞因缺氧发生坏死,有效提高患者生存几率,是救命的关键法宝,因此心肺复苏培训尤为重要。
此次培训让同学们对心肺复苏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同学们的急救意识和技能并掌握了一些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术。希望掌握技能的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及时帮助他人,发挥自己的力量,献出自己的温情,践行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医学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