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媒体部门采访了,来自医学健康管理学院,21级护理专业15班的龚桂英同学。在过去的九年里,她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戒毒演讲,防艾宣传,关爱空巢老人,武汉、株洲抗疫,凉山支教,郑州救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她这些年丰富的志愿经历吧!


陌生的面孔,熟悉的笑容是对志愿者准确的描述。萍水相逢,不变的是真诚的微笑。“忘了自己,宽了心胸”是对志愿者由衷地赞美。他们无私奉献,他们耐心包容。
志愿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分布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平时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因为彼此的热情相聚在一起,虽然在人群中的他们特别的平凡普通也有着各自的姓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叫“奉献”。他们以“不求回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龚桂英同学去过武汉去过株洲做志愿者,她们每天早上五点半就醒来洗漱,吃完早饭后六点就被车接到社区去给人们做核酸检测。有时候一个社区做完了,又会有车过来接她们去下一个社区继续给人做核酸,几乎每天都要做到凌晨两点。那时的防疫人员不多,她们没办法轮流来工作,只能不间断的一个人一直工作。因为身高原因,站着做核酸会更快更有效率。到最后,工作到脚站麻,脸上也因为长期戴口罩被勒出了红痕。但很暖心的是,防疫期间有不少的居民自发组织给志愿者送水果,小朋友送自己画的画,这些简单的举动却让她们一天的疲劳有所缓解。我想,志愿者和受助者之间是双向奔赴的。

龚桂英同学还去了四川凉山支教,给那儿的小朋友们上课。她很感慨,说:“第一次真正见到有人没有书读,第一次见到有人如此珍惜读书,第一次见到他们对待一支笔如视珍宝。”小朋友们的纯真使我们动容,更让志愿者们的心中有所感触。

龚桂英同学这几年的经历,我相信一定促进了她各方面的成长,她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理念。她以实际行动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充分发扬了志愿服务精神,彰显了志愿者们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青春风采。她真真正正地把爱与责任带到了社会中,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