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阅读推广
位置: 首页 > 阅读推广 > 正文

匠造东方美,非遗薪火传(四)—篆刻印章

作者:   时间:2025-11-18   点击数:

古代印章的起源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玺印的起源或说商代,或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战国时期,主张合纵的名相苏秦佩戴过六国相印。近几年来,出土的文物又把印章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也就是说,印章在周朝时就有了。

 

      印章的发展,已经可以作为欣赏艺术的一支。除了它签署公文的作用外,用以收藏、鉴赏、校订的专用印记开始出现。钤之于书画藏品,种类繁多。“斋馆印”是以文人书房、住室的雅称刻制的印章,如“楼、阁、馆、巢、院、斋、轩、堂……”不胜枚举,其实许多有名无实的只不过是知识分子思想性灵的表现方式罢了。闲章源出古代吉语印,这些以诗文、成语、名言、俗谚入印的作品,进一步使篆刻由以往单纯的镌刻官职,名号的实用艺术,发展成为独立的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与诗文书画交相辉映。

       印章的鉴赏主要在于书法、章法、刀法、石材、工艺、篆艺这六个方面。

 


     法


    法

 

 

石材

 

 

 

工艺

 

 

篆艺

 

 

篆刻作品欣赏

 

小图为大家准备了篆刻印章有关书籍,

同学们可以自行借阅哦!

 

索书号J292.4/6

馆藏地:工具书阅览室303室06架05列A面03层

 

 

 

 

索书号:J292.41/3

馆藏地:工具书阅览室303室06架05列A 面04层

 

 

 

 

独立之人格  仁爱之精神

联系我们: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丁字湾街道京阳大道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图书馆 五楼 512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