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活动

NEWS

团学活动
首页 >> 团学活动 >> 正文
小年到,福字红,年味浓
作者:发布日期:2025-03-28点击数: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等。小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尘、祭灶等。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大部分地区地区是腊月二十三。






小年习俗:祭灶

小年到,年味浓



小年有很多习俗。其中祭灶,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习俗。在古时候,我国多数地方家家户户的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其为“灶君司命”。灶神的职责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

祭灶在我国起源甚早,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礼记》「礼器」篇。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我国民间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南北方的祭灶习俗不同。北方供奉糖瓜、关东糖,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则南方祭品丰富,包括饧糖、寿桃、甘蔗等,寓意“节节高”。

小年这一天人们不仅会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糕点等,也会把旧的灶神画像换下来,贴上家家户户“请”回来的一帧新灶王像。祭灶前后,扫尘除垢。祭灶前除了准备供品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打扫厨房,白天把锅碗瓢盆洗刷干净,厨房收拾齐整,晚上进行祭灶仪式。







小年习俗:扫尘土


小年到,年味浓


小年这一天,还是扫尘的日子。过小年意味着离过春节不远了,小年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彻底打扫室内卫生,俗称为扫尘。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传统年俗之一,源于古人驱除病疫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扫尘在北方称为“扫房”,彻底打扫房间,寓意除旧迎新;而在南方称为“掸尘”,更注重细节,包括清洗家具、床单等。

扫尘这一习俗也流传到了现代。人们把从小年开始到除夕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小年习俗:吃灶糖

过小年,迎新年


小年这一天,还有吃灶糖的习俗。灶糖起初为祭灶、辞灶时的供品,主要原料是麦芽糖,还有一种是江米磨粉加饴糖所制。因灶糖多做成圆形,似瓜,中空,所以也称“糖瓜”。灶糖的粘性特别大,入口粘牙,故又称“胶牙糖”。北京俗称“关东糖”,因是按关东传统制法做成。

过小年,迎新年

上海、江苏的灶糖呈元宝形,也称“糖元宝”(扬州人还在灶糖上插一条葱绿的喜花,叫做“元宝灶饭花”),或称“廿四糖”。山西地区则统称“麻糖”。此外,还有做成荸芹、葫芦、小鸡、小鸭等各种形状的灶糖。

过小年,迎新年

人们认为灶糖富有粘性,用糖祀灶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使他上天后无法说人的坏话和过错;又因为其味甜,灶王爷吃糖后嘴甜,就会多说好话。






饺子 VS 汤圆


小年到,年味浓



北方人过小年时会吃饺子,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寓意着财源广进、生活富足,同时也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此外,北方小年还会吃饴糖、麻糖、火烧等。

南方人则更倾向于吃年糕、汤圆等。年糕寓意着 “年年高升”“步步高升”,寄托了南方人民对事业有成、生活美好的愿景;汤圆寓意着家庭团圆、生活圆满。除了这些,南方有些地区还会吃年粽、甘蔗、荸荠、米饼等传统美食。




2025年的小年,温馨又充实。晨起清扫,掸去旧尘,开启全新气象;午后和家人一起包糖瓜,甜香在厨房四溢;夜幕降临,鞭炮声声,烟花绚烂,一家人围坐吃团圆饭,谈天说地,亲情在欢声笑语中升温,满是对新年的期待。


上一条:金蛇献瑞,喜迎新春|湖外学子在这里给您拜年啦!
下一条:与2024告别,向2025奔赴!

Copyright © 2022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