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节气令‖小寒

一节三候,各有讲究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鹊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雉始鸲:“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胜大寒,保暖不可少

小寒时节,往往比大寒更加寒冷,这便是“小寒胜大寒”的由来。这句谚语道出了小寒节气的独特之处,让人不禁对冬日的严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小寒这天,气温骤降,寒风凛冽,大地仿佛被冰雪覆盖,呈现出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人们纷纷穿上厚重的棉衣,戴上手套和帽子,以抵御这刺骨的寒冷。然而,尽管天气如此严寒,却也孕育着春天的希望。因为按照古人的说法,“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这意味着,如果小寒和大寒时节足够寒冷,那么来年春天就会更加温暖宜人

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寒为水气而通于肾,因冬季寒气当令,故冬季多寒病。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伤人后,机体的阳气奋起抵抗,阳气本可制阴驱寒,但若寒邪亢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寒邪所侵害,即“阴盛则阳病”。

寒性凝滞。人体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

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还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结合寒邪伤阳、凝滞、收引的致病特征,所以小寒时节是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等骨关节疾病,以及心梗、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体质虚弱者、中老年人尤其对口鼻、肩颈、腹腰、腿脚等容易受凉的部位要加倍防寒保护。

吃软保胃,五谷为养

在民间,小寒时候就已经开始盛行了吃粥。腊八,相信大家都知道,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最有讲究的习俗。

其实它主要就在小寒中,吃了那么,吃了那么久的大鱼大肉了,吃顿粥品,养养自己的脾胃,不枉为小寒时节的保胃方略。

美食进补,养心调肾

冬季,万物收藏、潜沉,阳蓄阴浮。故小寒时节应当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

根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小寒时节进补,重在养阴,补肾温阳,固本培元。


学院地址:长沙市望城区丁字湾街道京阳大道

版权所有:©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