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的基础与根本,就来自于‘老而不朽’的汉字。”为深化学生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2024年12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传统文化教研室、思政教研室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坐落在我校的湖南省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感悟六千年汉字的传奇魅力。

首先,拜“文祖字圣”,品礼仪之美。团队教师及学生身着汉服、加冠系带,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跟念颂词,面对“文组字圣”仓颉的画像行天揖礼,在“一拜”“再拜”“三拜”的礼仪中表达对汉字产生这一伟大创举的无限敬重,极大深化了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其次,习东方智慧,赏文字之美。师生一行学习了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了解了汉字在发展过程中的逐步简化与规范,并欣赏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等书法名作,通过观其字、品其文,真实可感地领略文字语言之美,增进对汉字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

再次,观“汉字美育”,悟实践之美。在汉字手工坊,师生一行观摩了“拼汉字、拓汉字、印汉字、刻汉字、爱上甲骨”等手工体验项目,充分了解汉字于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多种形式。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形式中、在身体力行的创作中充分感受到了汉字文化的永恒魅力。
(张珊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