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晨光穿透薄雾,东方语言学院红色领帮团——“语”润苗乡实践团的旗帜在校园广场猎猎飘扬。20名青年学子怀揣着“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初心,踏上前往麻阳苗族自治县的列车,开启了一场以语言为纽带的文化寻访与公益实践之旅。

【抵达·吕家坪镇的初遇】
经过数小时车程,实践团抵达了位于湘西深山的吕家坪镇。这座被青山环抱的苗乡小镇,青石板路蜿蜒伸展,木楼飞檐错落有致,苗家阿婆的银饰在阳光下闪烁,远处传来悠扬的芦笙曲调。队员们深切感受到,这里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普通话普及的“关键一公里”。


【行动·方言与普通话的对话】
首日任务聚焦普通话普及现状调研。实践团兵分两路,深入镇街巷陌、田间地头,以问卷调查、访谈录音、互动游戏等形式,与村民展开“零距离”交流。
在集市上,队员们支起“普通话调查点”,问卷轻递耐心问,村民笑答认真填,方言与普通话在此刻悄然交融升温。”
【发现·语言背后的温度与挑战】
调研数据初显端倪:吕家坪镇普通话普及率约65%,但青壮年使用意愿较高,老年群体则因习惯与需求不足存在障碍。一位村民的话令人深思:“我们不是不想学,是缺机会、缺老师。”这更坚定了实践团“精准推普”的决心——不仅要“送语言下乡”,更要让普通话成为村民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
【夜话·青春与乡土的共鸣】
暮色四合,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当日见闻。有人谈到被村民塞进手里的熟李子,有人回忆起孩子紧紧攥住自己衣角的不舍……责任与热爱在心底悄然生长。

【预告·推普行动正式启航】
首日调研为实践团铺就了扎实的起点。后续,队员们将走进村寨开设“普通话课程”,创新形式,让语言学习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敬请期待“语”润苗乡实践团的第二篇——【推普·让苗乡好声音传得更远】!

东方语言学院红色领帮团
以青春之名,赴乡土之约
让每一句话都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