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底,因反对日本加紧蚕食华北,北平爆发了“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上海各界群众随即成立救国会,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当时正处于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类群众性的救国会组织,再次掀起抗日救亡的浪潮。
在中国共产党号召之下,1936年5月底“全国各界救国会”在上海成立。救国会的主要政治主张包括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国民党放弃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等。
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成立,冲破了“一·二八”以来南京国民政府不准成立抗日团体的禁令。然而,该组织的行为引起国民党政府的恐慌,也使依然把“剿共”和讨伐异己放在首位的国民党当局非常恼火,竭力压制国内的抗日救国力量,对爱国志士进行肆无忌惮的迫害。先是编造谣言,后来索性大打出手,逮捕了复旦大学救国会的领导成员,并拦截、殴打、拘捕了救国会发起的纪念“九一八”5周年集会游行的群众。

1936年11月2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波席卷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国民党反动派采取极端手段,以“危害民国”的罪名非法逮捕了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七位救国会领导人。这七位仁人志士因爱国而被捕入狱,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被称为“七君子”事件。


“七君子”事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和抗议,中国共产党和国内外进步人士广泛开展了对“七君子”营救运动。最终,在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当局在国内外压力下宣布具保释放这七人。在各界营救“七君子”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国一致抗日救亡的主张进一步深入人心,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增强。同时,中国共产党和救国会营救“七君子”的运动,推动了全国抗日高潮的兴起,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对逼促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转向抗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七君子”事件的发生,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外抗战不力,对内打压爱国人士的丑恶嘴脸。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及“七君子”坚定地站在民族解放的前列,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为争取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尊严而奋斗。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却将枪口对准了这批爱国人士,企图通过打压抗日救亡力量来维护其腐朽统治。这种卖国求荣的行径,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七君子”事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一方面,它唤起了人们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的认识,使更多的人意识到只有坚决抗日,才能拯救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它也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必须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抗日,才能战胜日本侵略者。因此,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七君子”事件是国民党反动派与爱国人士之间的一场斗争,也是中华民族抵抗外敌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一个缩影。在这起事件中,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操,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七君子”的英勇事迹,也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画卷上。
今天,我们纪念“七君子”事件,不仅是要铭记这段历史,更要传承这种爱国精神。不忘历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七君子”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不懈努力,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