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命,引导广大教职工忠诚履职、担当时代重任,11月30日至12月1日,我校党委工作部组织学校党员干部、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赴怀化芷江和湘西十八洞村开展“追随足迹学思想 感悟真理践伟力”学习活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下称“湖外”)党委书记卢兆银,校长闫国华,副董事长、副校长、民盟湖外支部主委宁翔,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任征,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付兴华,校长助理曹杨,校长助理刘文峰等校领导,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专职组织员、民盟湖外支部部分盟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以及党委工作部相关人员共计40余人参加学习活动。



11月30日下午,学习团首先来到怀化芷江受降纪念馆,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大家先后参观了受降纪念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以及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在这里,老师们通过参观历史文物、观看影像资料、聆听讲解员介绍等方式,深入了解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背景和芷江受降的重要意义。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而英勇不屈、艰苦奋斗的无畏精神鼓舞着大家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12月1日上午,学习团前往湘西十八洞村,群山环绕的千年苗寨十八洞村云雾缭绕,峰峦叠嶂。“山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精准扶贫主题陈列馆内这首苗歌贴切地刻画了十八洞村曾经的贫苦不堪。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向全党全国发出了精准扶贫动员令。在馆内,大家通过一封封感谢信和请愿书、一本本驻村干部日志、一幅幅图片,以及生动的解说,深入了解了精准扶贫政策的起源、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全体人员认真聆听了讲解员施艳琴为大家带来的微党课《“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新模式》。施艳琴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对“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参观过程中,学习团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的足迹,穿行在梨子寨,实地感受精准扶贫给十八洞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体验当地村民的生活变迁,聆听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一路上,老师们了解到村民们通过种植猕猴桃、茶叶、葛根、菜籽等农作物,养殖乳猪、蜂蜜,成立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开办农家乐、乡村民宿等一系列举措致富增收,为十八洞村从精准脱贫转轨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如今的十八洞村,衣食足,产业兴,乡村美。

来到十八洞苗绣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学习团看到了苗族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和巨大潜力。这一环节不仅让大家对苗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和支持。
活动最后,学习团全体党员在精准扶贫广场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重温了入党誓词。



通过此次学习活动,大家深刻感受到精准扶贫给十八洞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切实体会到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效,老师们纷纷表示,今后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去,凝心聚力,学思践行,把活动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图 文:赵静希 周亚鹏
一 审:曾朝霞
二 审:付兴华
三 审:卢兆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