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4月2日上午,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周之翰烈士故居内,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下称“湖外”)40余位党员教师代表、党员发展对象学生代表齐声诵读《西江月·井冈山》。朗读声中,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岁月犹如画卷徐徐展开,在这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转化为接续奋斗的强大动力。

诵经典,守初心。身处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厚重的湖南红土地,湖外积极挖掘校内外党史资源“富矿”,不断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并通过形式多样、影响深远的党史教育活动,让党史教育“活”起来。
诵经典
红色故居忆初心
“涓涓细水汇巨流,千曲万转不停留。后浪推着前浪去,飞越群山得自由。”蒙蒙春雨中,湖外师生党员在郭亮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裕天的带领下,寻访郭亮故居内的红色印记,重温峥嵘岁月。
郭亮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在烈士墓碑前,师生党员缓步向前,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寄托哀思,积蓄力量。
随后,师生党员集体前往周之翰烈士故居及湖南和平解放秘密电台旧址,追寻党的革命先驱足迹,体悟他们的思想,汲取前行的力量。

“共产党的历史是由无数先烈以鲜血染成的历史,是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换来了如今我们幸福、和平、安定的生活。‘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已经全面开启,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必须不忘历史、砥砺前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履行好我们的职责,将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敢于奋斗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扬下去。”在周之翰烈士故居,湖外党委书记刘世昌给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在湖南和平解放秘密电台旧址一隅,电报机红色信号灯依旧闪烁,伴随急促的滴答讯号,让曾经的“桥驿秘密电台”成为了永不消失的电波。在这里,师生党员面向党旗,举起右手,再次重温入党誓词。湖外教育与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王萌心潮澎湃,她表示要切实履行好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发扬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把满腔爱国、爱党之情化为努力工作、培育时代新人的强大动力。
听党史
百年风云悟思想

今年以来,湖外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学院思想政治建设头等大事,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专题部署,并开设党史学习教育系列专题党课强力推进。学院党委书记刘世昌带头做动员报告和专题讲座,并邀请长沙市教育局民办教育党委副书记李超现场指导把关,真正做到高起点展开、高质量落实。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建党伟业》电影节选段,一同走进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的一条小小游船上胜利闭幕的场景。也就是在这只小船上,诞生了我们的百年大党。”湖外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承安借助多种展现形式,为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
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湖外教师着力创新党课组织形式与内容,精心打造学生们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网红课”。党员发展对象、湖外医学健康管理学院学生陈梦晴课后感慨地说,生活在没有战火纷飞的和平年代,我们是幸运和幸福的。我们不能忘记当年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们,要积极跟党走、听党话,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践初心
党建引领育新人
“无论是站在烈士碑前怀念他们的英雄事迹时,或是在报告厅内聆听百年峥嵘历史,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上都接受了一次次深刻的洗礼,深受鼓舞和震撼。”党员发展对象、湖外会计学院学生何丽珍说。
一系列走“新”更走“心”的系列党史教育活动,在党员及全体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党员教师积极发挥在教书育人和人才培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学习党史,增强了攻坚克难的信心,汲取了砥砺奋进的力量,为进一步开启新征程、开创新局面积蓄了动力、激发了活力。
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据悉,湖外长期坚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通过开展校内巡回宣讲青年大学习活动和红色基因教育以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等,旗帜鲜明讲政治,积极打造“党建精品工程”,切实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实效,从党史中汲取赓续奋斗磅礴伟力。